朱瞻基嘴角带笑,迈着轻快的步伐进到武英殿。</p>
当看到父亲和两位叔叔,以及朱瞻壑竟然都在殿中时,朱瞻基明显的愣了一下。</p>
“瞻基你来的正好,朕正打算派人找你呢!”</p>
朱棣这时心情大好,看到朱瞻基也哈哈笑道,有了活字印刷,重录永乐大典的事,也就不用国子监和翰林院了,只需要动用一些工匠就行了。</p>
“孙儿也正有一件喜事要禀报皇爷爷!”</p>
朱瞻基上前行礼道。</p>
“朕也有一件喜事要告诉你,不过还是你先说!”</p>
朱棣哈哈一笑,心情格外的好。</p>
“孙儿已经协调了国子监和翰林院的人,马上就可以开始永乐大典的重录!”</p>
朱瞻基大声禀报道,说完就等着朱棣的夸奖。</p>
然而出乎朱瞻基意料的是,夸奖没有来,反而等来一阵沉默。</p>
他疑惑的扭头看了看,发现父亲等人正用一种古怪的目光看着他,抬头看朱棣时,发现他的神情也不太对。</p>
“这个……”</p>
朱棣满心的尴尬,毕竟自己这个长孙费尽心思做成了一件事,结果全都白费了,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和朱瞻基解释?</p>
“瞻壑,你来告诉你大哥!”</p>
朱棣倒是会使唤人,伸手一指朱瞻壑吩咐道。</p>
朱瞻壑十分无语,没办法,谁让他在这里辈份最小?</p>
于是朱瞻壑只能尴尬的上前对朱瞻基道:“大哥,永乐大典不用人抄写了,用活字印刷就可以了,而且一次能印刷许多份。”</p>
“活字印刷?那是什么?”</p>
朱瞻基对这方面没有任何概念,于是朱瞻壑只得把活字印刷的原理又重新讲了一遍。</p>
“瞻基,这可是瞻壑想出来的办法,而且还和你父亲商量好了,要给你皇爷爷一个惊喜!”</p>
这时朱高燧冒出来,对着朱瞻基呵呵一笑道,他时刻都不忘自己挑拨离间的本职工作。</p>
“父亲你早就知道?”</p>
朱瞻基闻言都快气哭了,这段时间自己这么辛苦,若是父亲早知道活字印刷,为什么不早点告诉自己,把自己当猴耍吗?</p>
“这件事说来复杂,等下有时间了再给你细说!”</p>
朱高炽知道儿子在想什么,于是低声劝道,说着还背对朱棣向朱瞻基使了个眼色。</p>
朱瞻基感觉到父亲似乎有难言之隐,终于没有再追问。</p>
“瞻壑,你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印刷永乐大典?”</p>
朱棣这时再次急不可待的问道。</p>
“启禀皇爷爷,我建了一座作坊试用铜活字,但作坊规模比较小,人也是从民间招募的,怕他们粗手粗脚损坏永乐大典,因此我觉得可以让印书局派人去作坊学习一下,我将活字印刷之法教给印书局,到时由他们印刷永乐大典。”</p>
朱瞻壑解释道。</p>
作坊是他用来挣钱的,可不是给朱棣印刷永乐大典的,两万多卷书,那得印得什么时候?</p>
幸好皇家有专门的印书局,以前主要用于印刷一些皇家需要的书籍,以及朝廷的邸报等,现在刚好可以用上。</p>
“儿臣也是这么打算的,永乐大典关系重大,还是交给印书局更放心一些。”</p>
朱高炽也跟着帮腔。</p>
“也好,既然瞻基之前负责永乐大典的事,那现在就由你暂时掌管印书局,派工匠去学习瞻壑的活字印刷之法,瞻壑你尽量协助你大哥做好这件事!”</p>
朱棣大手一挥做出决定道。</p>
朱瞻基之前忙了那么久,也不能让他白忙了,所以朱棣还是把永乐大典的事交给他。</p>
“孙臣接旨!”</p>
朱瞻基与朱瞻壑同时应道。</p>
一场大臣对朱高炽的弹劾,最终被朱瞻壑化解,所有人都很高兴,当然朱高燧除外。</p>
最高兴的当属朱高煦,儿子出息了,竟然都懂得为国分忧了,甚至朱棣最后还破天荒的夸了他几句,说他养了个好儿子,搞得他晕呼呼的,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的武英殿?</p>
朱瞻壑借口和要朱瞻基商量印刷的事,于是先送朱高煦离开,朱高燧也没理由留下,只能跟着朱高煦一起走了。</p>
“父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p>
朱瞻基终于将憋了许久的问题问了出来。</p>
“大哥,是这么回事,我最近手头缺钱,朱勇找了个印刷作坊……”</p>
朱瞻壑把事情的经过详细的讲了一遍,包括刚才自己为了自保,才将活字印刷扯到永乐大典的头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