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他日叔父成了曹操野心的绊脚石,曹操必然会将叔父舍弃!”</p>
刘备内心一震。</p>
通过荀攸的分析,刘备也明白了曹操跟荀彧之间的关系立场。</p>
“我跟显谋,亦如曹操跟荀彧。”</p>
“然,我不会如曹操一般薄情寡义,势强之后就将显谋舍弃。”</p>
“人生难得相知心,若为了那不切实际的野心就抛弃志同道合的知己,岂非无情牲畜?”</p>
刘备下意识的在心中将自己和曹操对比,对曹操多了几分鄙夷。</p>
倘若因为野心就抛弃一路帮扶的旧人,将其视为不得不除掉的枷锁,岂不是令贤士寒心?</p>
这今后,还有谁愿意真心效力?</p>
想到这里,刘备正色而道:“我与显谋相识相知,我有今日的成就,显谋有大半的功劳。”</p>
“不论未来局势如何演变,我绝不会视显谋为枷锁,也绝不会抛弃显谋。”</p>
“曹操,不配与我相提并论!”</p>
刘备这话,多少有些任性。</p>
大有一种,谁敢郑平的坏话就要杀谁的味道。</p>
见刘备正色厉言,荀攸亦是心中一凛。</p>
荀攸很明白,刘备这话并非是故意给荀攸听,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郑平的功劳。</p>
惟贤惟德,唯有玄德公。</p>
荀攸心中更是钦佩,遂道:“使君以诚信仁义待人,是贤才义士的幸事。”</p>
“叔父虽然想的是奉子以令不臣,但可惜曹操不是使君这般贤德之人,这奉子必然会变成挟子。”</p>
“子若是受辱,使君必然不会坐视不理。”</p>
“使君有子赐予的节杖,可替子扫贼荡寇。”</p>
“届时,这兖豫之地,若有奉曹操之令的皆是贼寇,使君持节征讨,又岂会是师出无名?”</p>
荀攸的话得很直白。</p>
不要怕师出无名,只要子到了颍川,以曹操的个性必然不会真心奉子。</p>
曹操若要挟持子,那就是如董卓、李傕一般的叛逆。</p>
兖州和豫州谁听曹操的命令谁就跟曹操一样,都是叛逆。</p>
那么有子亲赐节杖的刘备,就可以举兵讨伐叛逆。</p>
自然,就师出有名!</p>
刘备大喜:“听公达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令我茅塞顿开啊!”</p>
心中没了顾虑的刘备,跟荀攸是越聊越起劲。</p>
白日里在桃园未尽的话题,在这榻上也继续聊了起来。</p>
若不是陈到担心刘备和荀攸熬夜太久有损身体,刘备还想跟荀攸通宵长聊。</p>
“公达先生,此刻色太晚,若是不嫌弃,就在此间歇息如何?”刘备盛邀道。</p>
荀攸也是豪迈之人,不似荀彧一般注重礼法,当即也应道:“攸一入睡,这鼾声就很大,使君若是不怕,攸便在此间歇息了。”</p>
刘备大笑:“公达先生笑了,我又岂会怕一夜鼾声。”</p>
很快。</p>
屋内就响起了一阵阵的鼾声,一左一右,此起彼伏,若是细听,似有高山流水的合曲之意。</p>
翌日。</p>
刘备召集青州文武,正式任命荀攸为青州别驾,而郑平则是多了一个新的身份。</p>
军师中郎将,属征北将军,掌军政诸事。</p>
这不是正式的官职,亦无朝廷的正式授命。</p>
但这个中郎将,却是刘备专门为郑平一人设置的,位低而权重。</p>
名义上,徐州和扬州,刘备这个征北将军是管不到的。</p>
可徐州牧是关羽、扬州牧是太史慈,这两人都是刘备的亲信,明面上不受刘备节制,但暗地里都得听刘备的命令。</p>
而郑平这个征北将军的属官的军师中郎将,也正式获得了执掌青徐扬三州军政的权力。</p>
不过这个执掌三州之权,名义上是不合律法的。</p>
所以刘备就单独在征北将军的属官中增设了这么一个军事中郎将,来替刘备暗中执掌青徐扬三州军政诸事,聚三州之力谋定下。</p>
自此。</p>
刘备势力形成了以“刘备荀攸”“关羽田丰”“太史慈沮授”明掌青徐扬三州、郑平则奉刘备之令以军师中郎将身份暗掌青徐扬三州军政的执政体系。</p>
看似郑平的权势比刘备更大,但这实际上是对刘备名望的一种保护。</p>
虽明眼人眼中,青徐扬都由刘备执掌。</p>
但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刘备只是一个有假节之权的青州牧、征北将军、临淄侯,而徐州和扬州,是跟刘备没多少关系的。</p>
刘备也不会明面上去干涉徐州和扬州的军政!</p>
至于郑平暗掌三州军政,话得有证据,不然就是诽谤。</p>
太史慈是郑平的义兄,郑玄是关羽的师叔,这太史慈和关羽愿意听郑平的献策,关刘备什么事?</p>
在刘备的统辖下,青徐扬三州正以稳定的趋势发展。</p>
而在涿城。</p>
荀谌也带着刘备的书信返回。</p>
得知刘备的意图后,袁绍顿时有些不乐意了:“这刘备以为自己是谁?”</p>
“以前公孙瓒同意让刘虞去青州,是因为公孙瓒顾及刘虞在幽州的名声。”</p>
“如今公孙瓒在幽州声名扫地,我要杀公孙瓒,幽州士民只会拍手称快。”</p>
“刘备何德何能,敢跟本将谈条件?”</p>
这章要写荀攸,费脑,写了三时,汗。</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