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从第二次北征失败为起点,明初的文人集团开始冒头,以胡惟庸为首的文官,行事愈发高调。</p>
“胡相虽然说的话不中听,但是我们现在的情况,确实需要再斟酌斟酌。”</p>
北有残余,云南和西边那边也不太平啊。</p>
现在朝中能数得上数的武官,大多都在外边,也正是因为如此,朝中的文官才会取得话事权。</p>
哎……标儿还是不够果断。</p>
明明什么都好,能力也够,就是遇事喜欢再三思考,如果真正遇上了大变局,哪会有那么多机会给你稳妥的选择。</p>
朱元璋叹了口气。</p>
知道自己的儿子还年轻,让他再成长些时日……也许会改变吧。</p>
“我准备废相。”朱元璋早就屏退了四周,他的话语如同一声惊雷,在朱标耳边炸开。</p>
“废相?!父皇……那谁能顶上胡相的位置,诚意伯?韩国公?”</p>
“我的废相指的是,我大明,以后再无相一职!”朱元璋说得掷地有声。</p>
在朱标耳中却觉得荒诞无比。</p>
他知道朱元璋早就不满那胡惟庸了,只是因为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所以才没有贸然动手。</p>
现在朱元璋提起要废相,他好歹还是有点心里准备的。</p>
但是说要以后无相。</p>
那他就只能认为他父皇是耍脾气了。</p>
所以朱标露出的是尴尬的表情。</p>
“怎么?你觉得这相,是非有不可?”</p>
“父皇,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可都是由相,统领文官的啊……”</p>
“自古以来么……所以你是不赞同?”</p>
“如果父皇说要罢免胡相,我赞同,但也不宜操之过急。”</p>
“说下你的看法。”</p>
“如今胡惟庸在朝中,门生遍布,需要适当地先动一动旁枝末节的人,待巡行边界的魏国公等人回应天,再慢慢夺其权。”</p>
朱标侃侃而谈,朱元璋也是在那点头认可了他儿子的说法。</p>
这其实也是他最初的想法,魏国公徐达等人,常年不在应天府,这也是胡惟庸势大的原因之一。</p>
本来他也是想待到徐达等人回来,他就可以把那胡惟庸连根拔起!</p>
“然后呢?”</p>
“然后?”朱标愣了愣神:“然后再挑选合格的贤才继任宰相。”</p>
哎……自己的儿子,读书是读的多,处理事务也不急不躁。</p>
但是,眼界似乎真的不如那朱安宁啊,现在真的有点好奇那小子究竟游历了什么地方,居然能把问题看得这么通透。</p>
“这相,不必再选了,我说了,大明此后,无相。”</p>
“父皇……”</p>
“你我,皆是能压住下面的人,尚且会出现胡惟庸这种情况,未来你的子孙后代……你真的这么有信心么?”</p>
朱元璋长长地叹了口气。</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