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中文网 > 武侠修真 > 仙府之缘 > 322 排名落定!

322 排名落定!(2 / 2)

这场仙门联考,也引发了无数修士的激烈争议。

九大仙门排行榜单跟往年的变动不大,依旧是天虚门占据第一位,金鼎门略有下降,其余仙门排名略有一二位的波动,而排位上升最大的是古机门,从垫底的位置一跃上升到了中间位置。

不过,这完全是因为古机门出了一个千年难见的金灵根超过九十的天赋修士,而并非古机门的整体实力进步,所以意义并不大。再过十年,如果没有严寒这样的修士,古机门还是得继续垫底。

仙门榜单的争议并不多。

议论最激烈的,无疑是联考个人排行榜单。

排名前五位,全是清一色的超一流筑基修士,大大超过了往年的仙门联考。以前的仙门联考,顶多出一二位超一流修士。

叶晨,天虚门,十六击杀,高居榜首。叶晨的排位,没有太多的争议。虽然他用了风魔门的《血燃》对付风魔门修士,但哪怕他不用《血燃》,单纯的法术操控之力,也足以战胜排位第二的严寒。如果再加上他的血翼,横扫任何一个仙门修士都是轻松的事情,《血燃》完全是锦上添花,让他强大的令其他筑基修士无法望其项背。

严寒,古机门,十四击杀,位居第二。身为古机门弟子,能一举夺得仙门联考个人第二,这绝对是从未有过的事情,横空出世的严寒,惊艳无比。

柳红丹,风魔门,十三击杀,位居第三。相较而言,她要比前面二位弱一些,不过她参加了风魔门的所有八场战斗,积累的击杀也极多。

皇甫曦儿,天虚门,九击杀,位居第四。从倒数第二场可以看出,皇甫曦儿的实力,要比柳红丹强上不少。但是她出手的次数并不多,场数也略少,拿的击杀数也少些。至于她和第二位的严寒谁强谁弱,没有打过,很难进行准确的比较。

冯佩希,金鼎门,八击杀,位居第五。冯佩希只打了金鼎门最开始的三场,拿了足足八个击杀,结果十分倒霉的被严寒给算计,重伤出场。就凭这三场拿下的击杀数,他依旧高居第五位,整体实力发挥高水准高稳定,当之无愧的超一流筑基期修士。如果他没有大意被严寒算计,排名可能会高不少。

他们五名修士几乎击杀了全部参战修士人数的三分之一,无疑是这场最耀眼的修士,也是被议论最多的修士。

巨大的声望和名气,也都聚集在他们身上。

排名再往下,则是九大仙门的佼佼者,从七个击杀到一个击杀。

像天虚门许良,雾丹门姜灵鸿,万法门申龙,金鼎门薛泯,天虚门施峻峰等等,他们拿到的击杀数不少,排名颇高。

当然,还有很多参战的筑基期九层修士,一个击杀也没有拿到就被击杀离场,运气有些倒霉。

不过,能够有资格参加九大仙门联考,本身便是一种巨大的荣耀。哪怕是联考上很倒霉的修士,也是云州修仙界顶尖筑基后期修士,在各自的仙门二代弟子之中也能排入前十位

仙门联考之后,王掌门依照往常的联考惯例,邀请其它八大仙门众修士,还有一些前来看热闹的散修士,在天虚门内留下暂住一个月,以方便各个仙门筑基修士之间相互切磋交流。

九大仙门最顶尖筑基修士齐聚,这样的机会并不多。既然聚在一起,自然要加以利用,不能白跑一趟。

各个仙门的筑基修士们,在观看了激动人心的联考大战,吸取战斗经验之后,纷纷组成小队进入天虚门的山谷考场内,进行较量、切磋。一个时辰一场,一天最少可以安排十二场以上的比斗。

山谷考场上安排不过来,天虚仙门内还有众多的个人擂台,修士们之间可以进行切磋。

整个天虚仙门内,热闹非凡。

此外,九大仙门联考之后,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自然是给参战的修士颁发各类奖励。

九大仙门的奖励规格基本差不多,每一个击杀奖励二十万块灵石,每五个击杀额外奖励一枚结金丹。没有拿到击杀的,打一场也有五万块灵石的参战鼓励奖,只是这个数量不太多就是了。

天虚掌门曾有承诺,每赢得一场仙门胜利,仙门奖励全体一百万灵石,人均十万,以及各类灵丹、法器、战技、仙门贡献若干。而且只要天虚拿到仙门第一,参战者每人奖励一枚结金丹。

这堪称重奖,所有的奖励累积起来,相当的惊人。

其它仙门,也大多有类似的赢一场重奖多少灵石,仙门排名第几位的承诺。

叶晨在天虚灵岛上待了几个时辰,便向众位老祖告辞,带了老祖的口信,从灵岛上下来面见众位掌门。

天虚老祖并未对他的战绩有质疑。

众位掌门原本还对叶晨有争议,但老祖已经发了话,他们也只能默认,不再异议。

叶晨的击杀战绩也被正式确认下来。

叶晨算了一下自己在这场仙门联考的收获,极为振奋。一共四枚结金丹、三百七十万块灵石,以及其它仙门贡献若干。最重要的,还是三位元婴老祖打赌给的好东西,天虚最强战技《天虚剑意》、风魔门最强战技《血燃》完整版、古机门新创造出来的《隐雷战鸢》图纸。

一旦他把这三样学到手,修炼到极高的水准境界,在金丹期修士之中也绝对是无比的强横。

闭关!冲击金丹境界!

(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玄天1:古玄动天 修仙小杂役 诡道修仙 长生诡仙 拥有等价天平的我不是妖魔 当西游被截胡后 我在影视世界做交易 洪荒之女娲家的青鸾鸟 朕的妃子都是人才 洪荒之儒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