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来,起身将椅子推进去,僵硬的关节让他抽痛了一下。正要转身离开时,他再度问道:</p>
“您喜欢看《浮士德》吗?为什么要送朋友这本书?”</p>
即便现有的线索已经差不多能证明黑德维希就是路德维希了,格里安还是希望再多问出点东西。</p>
尤其是关于原格里安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p>
他没有多少原格里安的记忆,一切的一切只能通过原格里安周边人的描述还原架构,这么好的机会放在眼前,他当然得再问一些。</p>
“我文化课很差,别说《浮士德》这种诗歌体小说了,就连薄伽丘的《十日谈》,里面那章写淫乱教士的篇章我都看不下去。”</p>
黑德维希诚实袒露,一边说一边摇晃着格里安使用过的杯子,惋惜里面不剩一滴水。</p>
“但是啊,朋友之间不就是相互磨合,相互迁就的嘛。我虽然看不懂,但是我朋友很喜欢《浮士德》,他说他要把歌德的这本《浮士德》带进坟墓。于是在他的熏陶下,我都能背下来一些诗句了,比如那句——</p>
“我甚至面临可恶的彷徨,</p>
“不得不逃向孤寂与荒凉,</p>
“为了不孤零零一生白过,</p>
“终于使自己投靠了魔鬼。”</p>
格里安想了想,他对这句话有印象。他记得这段话出自第二部第一幕,男主角浮士德在搞仕途时,对魔鬼梅菲斯特说的一句话。</p>
前面一段是浮士德问梅菲斯特,路应该怎么走。</p>
而后梅菲斯特说:“没路!无处可通,</p>
“不是有处可通,无可通融,</p>
“不是有可通融。你准备行动?——</p>
“无锁可开,无门闩可启。</p>
“寂寥从四面向你围攻。</p>
“你可懂得死寂和空洞?”</p>
虽然格里安对《浮士德》这本书没有兴趣,但是自从知道了这本书在上流社会的普及度很高,他曾经花过大量时间去阅读这本书,很多地方他都能背下来。</p>
“对了,您朋友为什么会经常跟您提起这句话?”格里安问。</p>
一个人经常把文学家的话挂在嘴边只有两种原因,一是为了装逼,二是真切认为这段话与自己的灵魂有巨大的共鸣。</p>
“他说他觉得自己也处于这种状态,”黑德维希说,“他亲口承认,对于他而言,他对《浮士德》的情感并非对一本书籍的热爱,而是虔诚基督徒对《圣经》的那种情感。《浮士德》就是他生命中的《圣经》。”</p>
《圣经》?</p>
格里安诧异。但他并未表现出来。</p>
《浮士德》只是歌德在近些年才完成的作品,虽说一经发行就轰动了文坛,但将它当做人生中的《圣经》,是不是有些太……</p>
这时,格里安想起,好像在格里安·佐默枕头下的那本《浮士德》中,确实记录了很多笔记,当时他根本没仔细看,就收进了行李箱。</p>
至于行李箱去哪了……</p>
从里斯本回科隆的路途上,在西法兰克王国被强盗抢了。</p>
看来未来的计划里,应该再加上一条——寻找那本《浮士德》。</p>
虽然大概率找不到。</p>
忽然,格里安眉头一皱,手紧握着武器,脊背挺得笔直。整个人似乎都凝固了一般,即使是一个细小的动作都不曾有。</p>
他似乎察觉到了某种隐形的威胁,但却又无法确定。</p>
这周围,好像有其他“重塑者”。</p>
距离很近。</p>
非常近。</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