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突然出手,对九黎一脉赶尽杀绝,非但出乎了所有诸侯的预料,也出乎了人族高层的预料。</p>
事发之后,祖地选择了沉默,但圣地却是大为震怒,虽然没有与仙道彻底翻脸,但双方的关系也一度处于破裂的边缘。</p>
圣地直接动手,将仙道在人域的势力全都连根拔起,并单方面的封锁了仙道,使得任何与仙道有关的人,都无法进入人域。</p>
于仙道而言,无法进入人域传道,肯定是一大损失,但也只是损失,尚还无法动摇仙道的根本。</p>
可对于周国来说,无法与仙道联系,那几乎相当于遭到了灭顶之灾。</p>
仙道被圣地下了禁令,不许踏进人域一步,更不能与人域势力联系。然后,周国就完了。</p>
周国之所以敢这般嚣张,不是因为自己有多强,而是因为背后站着仙道,所以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人都敢得罪。</p>
而其余诸侯顾忌周国背后的仙道,担心步了九黎一脉的后尘,就算心有不满,也是敢怒不敢言。</p>
但是,随着仙道与周国的联系断开,先前那些被周国得罪的诸侯没了顾忌,自然是有仇报仇,有冤申冤。</p>
因此,在灭商一战中表现的最为亮眼的周国,在大战结束后,非但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遭到了诸多诸侯的联手打压,不得不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p>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周国有仙道的扶持,可在几代之前,仍旧被蛮夷攻破祖地,不得不逃亡他乡。</p>
是因为他们真的不够强!</p>
被各大诸侯联手压制数十万年,周国的实力可想而知,说是小国夸张了点,但绝对排不进大国之列。</p>
最后,周国之所以能崛起,成为大商之下最强的诸侯国,也不是他们有多努力。</p>
而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局势的变化,为了获得仙道的帮助,人族不得不与仙道改善关系,重新允许仙道进入人域传道。</p>
于是,与仙道断开联系多年的周国,再次得到了仙道的扶持,开始迎来了复兴。</p>
而这一时间点,就位于西伯侯的祖父主政期间。</p>
说来,西伯侯这位祖父也是利害,在重新得到仙道的扶持后,直接就膨胀了,甚至是出手试探大商的深浅。然后,他就被当时的商帝所杀。</p>
且他死了还不够,还连累了他的儿子,因表现过于优异,也被商帝寻了个理由斩杀。</p>
西伯侯能活下来,就是因为商帝已经先后杀了两代周侯,实在不能继续出手了。所以,上代商帝没有杀了西伯侯,任其活了下来。</p>
只是令人没想到的是,西伯侯的智慧远超父祖。在他的治理下,中国非但没有衰落,反而变得更强,逐渐发展成大商的心腹大患。</p>
但不管怎么说,周国崛起的时间没多久是事实,因而底蕴有限,国内并没有多少强者。</p>
在没有仙道支援的情况下,肯定不是传承了几十万年的蛮黎一脉的对手。一旦与其对上,那与送死没有什么区别。</p>
“周国的实力有限,并不是蛮黎一脉的对手。我这么说,非是怕死,而是担心坏了诸位的大事。”</p>
“若我周国没能挡住蛮黎一脉的进攻,致使其杀入大军,那诸位该如何?”</p>
姬考犹豫了许久,觉得与命相比,面值实在算不得什么,于是,他找了个理由,为自己辩解道。</p>
“这点无需长公子担心,你周国与蛮黎一脉交战时,我等肯定会派遣大军在你们背后盯着。”</p>
“若周国大败,那在你们全部战死后,我们会补上你们周国的缺,继续与蛮黎一脉大战。”</p>
一诸侯神情不变,语气冷漠的回道。</p>
“是啊,长公子放心的去就是,我们会为周国掠阵的。周国若败,我们定会在第一时间回援,绝不会让蛮黎一脉的战士杀入大营。”</p>
其余诸侯也是跟着符合道。虽然说的话不同,但内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在周国的人没有死光前,他们绝不会出兵相助周国。</p>
这次姬考带来的士兵,都是周国的精锐,若是死在这里,一来能削弱周国的实力。</p>
二来,好歹也是周国的精锐,就算不如蛮黎一脉的大军,死战之下,多少也能削弱他们一部分实力不是。</p>
想来,等周国精锐全部战死后,蛮黎一脉的大军,也不会剩下多少实力了,到时,诸侯再联手进攻,说不定就能将其一举铲除。</p>
在场的诸侯,大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才选择让周国当炮灰,去削弱蛮黎一脉的实力。</p>
毕竟,蛮黎之强,有目共睹。在九黎一脉没落之后,仍在维持九黎威名的,就只有蛮黎一脉了。</p>
蛮族的敌人也很多,蛮黎一脉只是没对人族出手过,但对蛮族的其余敌人,他们从不手软。</p>
什么妖族,灵族,龙族,石灵族,都曾被蛮黎一脉杀得大败。</p>
人域诸侯虽然很少离开人域,但这不代表他们没有了解外界消息的渠道。</p>
蛮黎一脉毕竟是被逼出人域的,不知有多少诸侯担心他们会杀回来,所以,一直有诸侯在默默的收集他们的情报,以此分析他们的实力。</p>
最后得出结论,随着时间的流逝,蛮黎一脉是越来越强的。他们刚离开人域,投靠蛮族的时候,实力可谓是远不如周国。</p>
但现在,就是大商与周国加在一起,也不是蛮黎一脉的对手,差距越来越大。</p>
对于蛮黎一脉的实力,不少诸侯都心知肚明,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不愿意与蛮黎一脉对上。</p>
就算迫不得已,真的要与他们交手,那也是周国先上,等他们将蛮黎一脉的实力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他们再出手也不迟。</p>
这不是他们无耻,非要拿周国当炮灰,而是周国应得的。</p>
当年周国的先祖,可是当着所有诸侯的面保证过,蛮黎一脉的事,他们周国一力担之,绝不涉及外人。</p>
既然早有约定,那他们让周国按约定而行,又有什么错?反倒是姬考现在,左顾而言其他,迟迟不愿意担下此事,才是真正的错。</p>
该你应尽的义务,你不去承担,想要别人待你去死,这怎么可能。今日无论如何,第一个迎战蛮黎一脉的,都必须是周国。</p>try{ggauto();} catch(ex){}
哪怕败了,也不能撤退,必须战至最后一人才行。之后,其余诸侯才会出手。</p>
且在与蛮黎一脉交手期间,无论这些诸侯损失了多少,事后都要从周国身上加倍讨回来。</p>
他们与蛮黎一脉无冤无仇的,之所以其交手,全是为周国而战。既然是为周国而战,那事后朝周国讨要损失,索要补偿,也是应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