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一个国家的实际统治权力往往都掌握在男人手里,女人的地位并不高。</p>
当然我国曾经出现过一位女帝武则天,打破了这样的惯例。</p>
但是,后世却并没有女性能够再次登上皇帝的宝座。</p>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武则天之后再没有女性能够成为皇帝。</p>
但能够把持朝政,掌握国家命运的女性却不在少数,北魏冯太后就是其中之一。</p>
北魏王朝最著名的皇帝是孝文帝,他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汉化政策。</p>
将北魏首都从平城迁至洛阳,全面推行改汉姓、断胡语、改官制等一系列汉化政策。</p>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达到高潮,孝文帝成为胡族皇帝中最受推崇的一位。</p>
出身鲜卑族的孝文帝,之所以能在汉化之路上走得这么深远,背后最重要的功臣当属他的祖母冯太后。</p>
“公元441年,冯氏出生于河北衡水。”</p>
“其祖父昭成帝冯弘,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p>
“父亲冯朗燕亡后归顺北魏,被封辽西郡公。”</p>
“后来父亲冯朗因事获罪,被太武帝拓跋焘下令诛杀。”</p>
“年幼的冯氏按照惯例被没入宫中,成了拓跋氏的婢女。”</p>
“在宫中,冯氏得到了姑母的抚养和教育。”</p>
“452年,文成帝拓跋登基,十三岁的冯氏被选中成为贵人。”</p>
“四年后,冯氏铸成金人被文成帝立为皇后,主持中宫。”</p>
“二月,拓跋弘被封太子。”</p>
“为防母以子贵,专擅朝政。”</p>
“文成帝遵从道武帝旧例,赐死拓跋弘的母亲李氏。”</p>
“465年,文成帝英年早逝,崩于平城皇宫的太华殿。”</p>
“三日后,按照北魏的旧俗制度。”</p>
“焚烧文成帝生前的御衣器物等,朝中百官和后宫嫔妃一起亲临现场哭泣。”</p>
“火光燃起时,冯后突然高声悲叫扑向大火,待到周围人将她救出,良久才苏醒。”</p>
“五月,文成帝死后,年仅12岁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冯后被尊为皇太后。”</p>
“献文帝即位后,太尉乙浑为宰相,事无大小都由他来决定,伪造诏书诛杀平阳公、南阳公。”</p>
“乙浑所做之事都是违法的,司徒平原王陆丽与他争论,后被他杀害。”</p>
“466年,乙浑阴谋发动政变。”</p>
“冯太后进行秘密布置,定下大计。”</p>
“下令拓跋丕等人率兵收捕乙浑,镇压叛乱。”</p>
“乙浑被捕杀,夷灭三族。”</p>
“冯太后宣布临朝称制,掌控朝政大权。”</p>
“467年,献文帝的妃子李夫人生下儿子拓跋宏。”</p>
“冯太后不再亲政,将政权交给献文帝,亲手抚养孙子拓跋宏。”</p>
“文成帝死后,冯太后开始宠信貌美男子。”</p>
“官宦子弟李奕,风流倜傥,兼之有朝政之望。”</p>
“因而深得冯太后宠爱,经常入侍宫中。”</p>
“后宫淫乱,时人常有议论,献文帝非常不悦。”</p>
赵匡胤:冯太后的出现,不仅使北魏皇族家风出现良好转变,也推动国政出现积极变化。</p>
冯太后是北魏实际执政时间较长、治理功绩非常突出的一位贤后。</p>
纵观北魏历代太后,冯太后功绩之优秀,用没有之一这样的形容词来评价似乎也不为过。</p>
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帝国后,曾经建立过一项惨无人道的制度,子贵母死。</p>
北魏皇帝对后族干政有过历史性夙怨,早在部族时期就曾出现过强大的后族干预拓跋部权力继承顺序的事情,拓跋部首领对此耿耿于怀。</p>
而且还担心一旦有年幼皇帝即位,年轻的太后势必代为执掌皇权,这对皇族是极大的威胁。</p>
出于维护权力的本能,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初创这一制度。</p>
声称借鉴西汉时汉武帝立昭帝而先杀钩弋夫人历史经验,本质上还是出于对后族势力的担忧与戒惧。</p>
自北魏第一代皇后刘皇后被杀,到太武帝、恭帝、文成帝、献文,连续五代皇帝的母亲都被这项残忍的制度处死。</p>
后宫妃子们无不以生男孩为取死之道,以至多有生儿后故意把孩子饿死的。</p>
冯氏被文成帝立为皇后,侥幸没有生育儿女,因此在文成帝死后安然成为献文帝朝的太后。</p>
北魏历代的太后,要么是保太后,要么与太子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名义上的嫡母。</p>
她们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一方面不惜亲自出手处死太子之母。</p>
另一方面为防报复,还要对太子母族的赶尽杀绝,每一次皇位继承都伴随着一场屠杀。</p>
长此以往,北魏后宫根本无法承担应有的辅助皇帝之责,而沦为比外朝更残酷更险恶的修罗场。</p>
冯太后一上位,就有意识地改变这种惨无人道的宫斗局面。</p>
献文帝即位之前,其母李氏已被常太后处死。</p>
冯氏成为太后没有遇到什么挑战,便暂时停止了残酷的宫斗。</p>
后宫中没有掀起例行的杀伐贬斥,李氏族人也没有受到什么迫害,李氏之父李惠能够安然做官。</p>
冤冤相报何时了,结束宫斗是利人利己的好事。</p>
冯氏能有这样的见识,主要得益于她的出身。</p>
冯氏是十六国时代小国北燕的皇族,北燕源出慕容氏后燕。</p>
慕容氏在五胡中汉化较早、程度较深,冯氏北燕也是一个基本实现汉化的小国。</p>
冯氏自幼在汉化政权中耳濡目染,思维视野相对较高。</p>
后宫斗争虽仍无法避免,但她能准确地抓住主要矛盾,把注意力更多放在争夺外朝控制权上。</p>
这无疑极大降低了宫廷斗争的烈度,缓和了尖锐的内部矛盾。</p>
政治风气的改变,从大势上看取决于整个统治集团的演化趋势。</p>
但个别杰出人物的突出贡献,会为风气转变带来极大加速。</p>
“470年秋天,相州刺史李因罪被告发,他是李奕的兄长李敷的好友。”</p>
“刺史为了自保自陈李敷隐罪二三十条,献文帝借机下令将李敷兄弟打入死牢。”</p>
“470年冬天,李奕与哥哥李敷、堂兄弟李显德等人同时被杀。”</p>
“因刺史李告发有功,献文帝后来又把李擢为尚书参决国政。”</p>
“李奕死后,冯太后对此事并不满意。”</p>
“471年八月,献文帝迫于太后,禅位给不满五岁的太子拓跋宏。”</p>
“太子拓跋宏即位,即孝文帝,献文帝十八岁便做了太上皇。”</p>
“太上皇移居崇光宫,多次亲率兵将南讨柔然取得大胜。”</p>
“475年冬十月,太上皇在平城北郊举行大阅仪式。”</p>
“476年六月,太上皇拓跋弘崩于平城永安殿,年仅二十三岁。”</p>
“冯太后足智多谋,猜疑且残忍,做决定在顷刻间,对手下的人恩威兼施。”</p>
“献文帝死后,冯太后再掌朝纲。”</p>
“冯太后先是将当初诬死李奕的李诛杀,另对贪赃不法者处以极刑。”</p>
“而为官清正廉洁者,冯太后则是表彰和赏赐,还安抚笼络没有明显政治野心的人。”</p>
“献文帝的亲信任内三郎的娄提,曾因献文帝被害拔刀自刎未果。”</p>
“冯太后没有怪罪于他,反而下诏嘉奖他的节义,使心怀不满的大臣被她的举动所感服。”</p>
“冯太后为了清除隐患,以谋叛罪诛杀了孝文帝的外祖父南郡王李惠。”</p>
“冯太后怕自己的过失被人议论,凡是有猜忌嫌疑的人,都被她诛杀,死者数百人。”</p>
“冯太后还注意培养扶植一些贤能之士做亲信,而其中的汉族名士,不少又是她的宠幸之臣。”</p>
“提出三长制的李冲,为冯太后所幸,进爵陇西公。”</p>
“冯太后给他的赏钱,有时一个月之内多至数千万。”</p>
苏轼:冯太后是风流有为的千古一后,才能与功绩堪比一代女皇武则天。</p>
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年仅十一岁,尚无亲政能力。</p>
冯太后年仅二十四岁,事实上担负起决断大事的职责。</p>
献文帝逐渐长大后,对这位只有名分没有血缘的嫡母很有意见,在大臣们的怂恿下想摆脱冯太后的控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