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官职体系,赵括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了一个人。
李斯。
他知道那位跟随荀子身边的年轻人在将来会有多大的成就,不过,这位年轻人并不善谈,平日里总是献言寡语的,擅长倾听,赵括也曾跟这位年轻人聊过天,他发现李斯身上有很多跟韩非相似的东西,两人都对法制是非常看重的,并且都是不爱说话,汲取知识的速度非常的快,脑袋很灵活。
可实际上,李斯跟韩非是完全不同的。韩非在倾听他人的言语的时候,心里总是会想,为什么。这让他拥有了不断探索的毅力,他企图用法制来解释社会的兴盛衰亡,他阐述法制的本质,确定定义。而李斯可能想到的是,怎么做。故而,他更多的看重法制的实际作用,更偏向于实践。
赵括觉得,这个年轻人一定能帮上自己。
当他去找李斯的时候,李斯正夹在荀子和公孙龙之间,无法脱身,在短短的时日里,荀子就为儒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通过于公孙龙的辩论,制定了一套属于儒者的逻辑学定论,荀子是最看不起名家的,他一直都认为名家的学说没有半点的用处,不能拿来济世安民,可是真正与公孙龙辩论之后,荀子还是找到了名家的可取之处。
他对名家的评价也与从前不同了,名家也不是没有半点的作用,是仅有一点点作用的无用学派。
而公孙龙也改进了名家学说,名家学说在逻辑学,哲学等方面有杰出贡献,可是他的确是跟荀子所说的那样,没有具体的政治主张,名家的政治主张只有停止战争,无厚去尊这类,这只能说是一种提倡,算不上是治国的方针,公孙龙通过这段时日里自己与众人的辩论,在停止战争的基础上提出了与民休息,遏制贵族、官吏的私产? 轻徭薄赋等政治主张。
这使得名家一跃而成为了可以被诸侯们所重用的学派。
两人受益匪浅? 李斯当然收获也是不少的? 虽然他对两人的观点都不认同。当赵括到来的时候? 荀子正在火热的跟公孙龙大战? 甚至都没有看到前来的赵括,李斯急忙走上前? 拜见赵括。赵括笑着,看向了荀子两人? 两人正按着君王之德开始了辩论,荀子认为? 君王的道德在于他的主张,他的所为。
而公孙龙却认为君王的道德在于他的最后政绩? 干得好了,让国家强大起来了就是明君? 干不好再说什么他都是昏君。
李斯站在一旁,安静的听着。
“我这次来,是来找你的。”? 赵括忽然开口说道。
李斯一愣,看了看赵括? 这才问道“不知道您有什么吩咐?”
“看来,他们还得辩论好长一段时间,还是去我那里说吧。”
当赵括带着李斯来到了自己院落的时候,门客们都有些惊讶的看着李斯,方才询问道“荀子呢?”,赵括笑着说道“我是找李斯有事,荀子并没有跟我过来。”,众人更加惊讶了,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这些人认识李斯,完全是因为他是荀子的弟子,李斯从不曾参与辩论,平日里总是在倾听,众人也不知道他的才能。
赵括跟李斯坐在院落内,这才从自己的身边拿出了一塌厚厚的竹简,放在了他的面前。
“您看这是我整理过的官吏制度,尚未成型”,赵括并没有多说什么,很是直接的将竹简递给了李斯,李斯还是有些懵,他不知道赵括给自己看这些做什么,可他还是翻开竹简,认真的看了起来。赵括一共是整理出了两套的官吏体系,第一套唤作“三公九卿制”,这制度看起来很详细,可是李斯这一眼看去,就发现了其中很多的不足之处。
李斯没有说话,他又继续看了下去。
随后的是三省六部制,看起来官职的划分比第一套还要详细的多,李斯就这样认真的看着,一言不发,赵括也不打扰他,两人正在看着,韩非忽然带着赵政走了进来,正想要说些什么,看到赵括和李斯正埋头看着竹简,就没有说话,只是吩咐赵政去别处玩,自己则是也坐在了一旁。
李斯看了很久,这才放下了竹简,他微笑着说道“武成君是真正的贤才,这两套制度都是非常的完善,实在是让人敬佩。”,说着,他又起身朝着赵括大拜,说道“这样详细的制度,是完全可以在秦国施行了。”
韩非不屑的看了他一眼,摇着头,赵括长叹了一声,又让李斯坐下来,这才说道“我之所以将您叫来,就是因为这两套制度都不够详细,也不够完善,我想要请您来帮助我。”,李斯有些惊惧,急忙起身,说道“您是天下公认的贤才,我是个没有才能的庶人,怎么能帮到您呢?”
“我不是不愿意帮忙,只是我才疏学浅,没有办法帮忙,也看不出这制度的不足之处,依我看来,这制度完全是可以施行的。”
韩非不再看他,看着赵括说道“老师我还是觉得第一套制度更有可行度,第二套制度所需要的官吏太多,将简单的事情弄得复杂起来,不仅会减慢行政的效率,还会造成国家耗费大量钱财去奉养官吏的局面,这对国家是不利的!”,赵括还是看着面前的李斯,心里满是纠结。
难道说如今的李斯还没有成长到后来的地步?
这三公九卿不就是他弄出来的吗?
赵括思索了片刻,方才对李斯说道“荀子曾告诉我,您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在处理国事,制定典章制度方面,没有人是您的对手难道您真的没有办法帮我吗?”
李斯看了看一旁的韩非,又看了看赵括,这才低着头说道“我不敢指正您的不足,但是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赵括大喜,急忙说道“请您说吧。”
“您看,三公为丞相,御史,太尉您很详细的说出了他们的职责,而属吏的位置上,是否能再详细一些呢?您说太尉的职责是执掌四方兵事功课,在年末的时候站在殿的最前方可是他的属吏您只给一个长史?当然,有一个长史来帮助他,这也是可以的,可是太尉既然负责兵事,那就需要一位尉曹,负责士卒的调动迁移”
“一位法曹来负责邮驿科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