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汉阙 > 第429章 我在东北玩泥巴

第429章 我在东北玩泥巴(2 / 2)

反倒是卫氏朝鲜灭亡后,东方边境成了大汉渐渐抛弃的地区,疆域不断内缩。

昔日的汉四郡,如今只剩下两郡了,真番、临屯被并入乐浪、玄菟,能保住现有疆界已吃力,谈何再度向外开拓?

东夷与西域不同,西域是大汉与匈奴角逐的疆场,战略要地,花多大代价都得拿下来。东夷却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连可惜,也是任弘等少数人才会生出的想法,匈奴左臂,在乌桓鲜卑反击时早就断了,范明友此议纯粹是出于派系私利,于国事并无裨益。

故霍光态度十分明显,只没有明言,然而就在此时,初入中朝话极少的任弘却忽然跳反,竟支持了范明友!

“西域河西自然于大汉有利,但度辽将军所进开东夷之策,亦不可轻弃啊!”

……

范明友诧异地看着任弘,傅介子也一愣,就连霍光也抬起眼来,不知任弘为何忽然要帮范明友说话,从那天燕饮时便能看出,范明友对他的嫉意,溢于言表啊。

因为任弘大度?怎么可能!

任弘开始主动给范明友拾遗补缺起来:“有两点度辽将军未曾说及,其一,从中原去辽东、乐浪固然极远,但从齐地黄、垂、芝罘浮海向北,若是顺着海风,不过二三日可达。”

早在春秋战国时,齐人就开始在海上讨生活,靠鱼盐之利将山东半岛开发成了大汉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而航海业也相对发达,汉武帝时灭卫氏朝鲜,便遣了楼船将军杨仆将七千人,乘楼船渡海攻朝鲜,虽然这一路功败垂成,丢了大汉的脸,但足见渡渤海已十分寻常。

眼下齐地人口压力越来越大,流民滋生,加上去年的大地震,尚有许多人无法安置,而对岸的辽南、乐浪气候不像东北那般酷寒,何不损有余补不足呢?至少能巩固东北,勿要再让疆界退缩。

“其二,在博望侯凿空西域前,大汉也以为西北尽是荒服之地,如今汉使连倭岛都只探访了西南一角,未能窥得全貌,焉能知道,东方没有更多大国呢?”

任弘知道东方确实没有文明国度,只有太平洋,但其他人不知道啊。

说出答案反而会让人死了心,感觉兴致寥寥,继续让地图蒙着神秘面纱,让一切都朦朦胧胧,更能引发人的探索欲望——反正任弘前世玩游戏开地图都是这心态。

西域河西的开拓,只能靠关中三辅的力量,因为太过辽远,关东对此事是极少参与的。与其让燕齐之人舍近求远,倒是不如让他们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东方。

从此关西向西,关东向东,大汉就是条双头……

不对!

龙有三个头。

任弘差点忘了这茬,天子都将皇长子封到豫章去了,除了东西外,还有一头得向着广袤炎热的南方,这是一条吞噬世界之龙啊,亦是一场长达千年的开拓,在他做了这么多之后,汉之国祚,又能有多久呢?

所以在范明友的基础上,任弘提出了一个更超前大胆的计划。

“大将军,孝武时设沧海、真番、临屯而渐废,可知开东夷不宜操之过急,不妨效西域之事,既然能设西域都护府,那何不在乐浪以南沧海郡谷地设一‘安东都护府’,择善者为都护,统辖约束东夷诸邦呢?”

言至于此,让大将军自己去想,因为任弘再说下去,将范明友当做第一任“安东都护”推荐的话,霍光恐怕又要疑心任弘欲将他最能打的女婿支走,想对霍氏不利了。

任弘言罢,范明友却是呆愣了,不知任弘今日为何忽然帮自己,只挠了挠脸不知如何回应。

倒是霍光思索后,又对着范明友和傅介子垮了任弘一通:“看看。”

“这才是做事该有的样子啊,只论事,不论人,汝等同为中朝官,当相忍为国,勿要动不动就相互攻讦!”

“下吏有罪。”搞得傅介子和范明友只能朝大将军谢罪,范明友仍觉得任弘是怀揣阴谋。

而傅介子也以为,任弘或许又有什么主意了。

霍光则对一旁记录的丙吉道:“安西将军之议且记下来,交由二府议论,其实当年不论是博望侯通西域征大宛服诸国,还是荀彘杨仆伐朝鲜收乌桓,皆是大汉欲断匈奴左右臂而为之。只可惜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

“但今日不同!”

霍光看向任弘:“如今义阳侯与西安侯经营西域北庭,服五十国,收呼揭,助乌孙,匈奴右臂已断。”

“而度辽将军降服乌桓,屡出云中,威震东夷,匈奴左臂亦坏。”

霍光拔出佩剑,直指身后的天下舆图,剑尖瞄着大汉正北方的匈奴单于庭!

“恰逢匈奴遭遇天灾,诸国背离,人死十三畜死十五,大衰弱。古人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此百年难遇之机,大汉当合举国之力,击其腹心,毕其功于一役!”

果然,大将军还是对灭亡匈奴念念不忘啊,他是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开始有些着急了么?任弘只想长叹。

毕竟在那一刻到来前,谁又能猜得到自己的死期呢?

“明岁便是本始最后一年,诸将及九卿二千石,抓紧筹备辎重粮秣练兵等事。”

霍光将剑猛地斩在案几上,想宣示自己的决心,而厅堂内任弘等人纷纷站立作揖!

“吾意已决!”

“后年举二十万兵击胡,必灭匈奴!”

最新小说: 我是刘协,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草根皇帝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