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尧,舜,则天下安定,国富民强;皇帝为桀,纣,则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一代又一代的才智之士勉力补天,死而后已,但却总是勘不破皇权天授这一道‘铁门槛’,上演一幕又一幕大的历史悲剧,徒使后人扼腕悲愤!这句话先生觉着有什么问题吗?”
胡瑗说道“千古以来皆是如此,国家民族的命运完全系于一人之身,有人想限制皇权,那皇上就会反击,历史就是这样来的,桀,纣死后在位的皇帝还是没有吸取教训,隋汤帝杨广,唐玄宗李隆基后期这都是才过去多少年的事情。”
陆子非无语了,您这是所问非所答啊!我是问这句话有没有问题。
“先生,您跑题了,我是问您我这篇策问里的这段话有问题没?”
胡瑗反应过来说道“话是没问题,中心思想强调的很明确,只是会试和殿试考这道题目你这样答皇上高兴不高兴我就不知道了,很大概率是不高兴吧!”
陆子非说道“那我们靠策论,策问是为什么,做出锦华团簇的文章迎合皇上吗?”
“这个后面再说,我再说一下你这篇文章的格式,你很多文章的写法都和这篇异曲同工,文章的起头你看皇上给你的历年考卷你就没发现什么吗?格式都没搞懂。”
陆子非问道“我看了啊!没有什么特殊的格式,大家基本也这么写,词句里的形容词比我的多,读起来更高兴,就是马屁拍得多,但是我不想啊!那我宁愿不写呢?”
胡瑗说道“你小子,先说文章,第一道策问是‘朕闻’开头,那你的文章开头就要用‘臣闻’,‘臣听闻’来应对,我就跟人最基本的礼仪,家教是一样的,这道题放在殿试上,那又是另外一种起头方式,你应该用‘臣伏读圣策曰’,能想明白其中的意思吗?”
“这不就是变相的拍马屁么?您说搞这么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做什么,科举取士变味了,不是那个最初了国家选取有能子士的科举了,我瞬间都有些不想考了。”
胡瑗说道“怎么还耍起小脾气了,我当年没进入官场,你师傅也没有,像我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清楚我们没有那个能力,去了也是给别人送菜,你不一样,你的头脑足以让你玩转官场。”
陆子非说道“其实我一直不明白的是做官和这种文章有什么关系,给出一个大框框,学生在里面随便画,可你给出的框框太大了,这是皇上和宰相要考虑的事情,我们这些还没有进入社会的小孩子懂什么。”
胡瑗说道“大宋的科举好多了,要是把你生在唐朝,那个状元还真不一定是你的,最开始的科举都是以诗词取士,你的诗词功底没有外人说的那么深厚。”
这人老成精一点没错,通过几个月的接触把他擅长的领域在你身上观察的一清二楚,再这样下去说不定有一天自己还真的就露馅了。
“您老目光如炬,确实是这样,说白了学生说的这些值得去改变,毕竟改革后有利于赵家对这个国家的统治,范相的十项措施里的‘精贡举’并没有掐中要害,减少科举取士的人数是一种刻舟求剑的做法,治标不治本。”
胡瑗说道“皇上是希望天下人都能有书读,大家族,大门阀,千年百年世家他们不希望,‘愚民’这两个你不是做过解释么?就是那意思。”
陆子非说道“我有一件可以改变天下读书人命运的东西,现在没有好的时机,不然我能一举打破他们对读书人的垄断。”
胡瑗现在是不得不相信陆子非,好几次邪性的应验让他吃足了苦头。
他口气试探的问道“是什么东西,读书人需要的东西不外乎那么几件,笔,墨,纸,砚,书,前面四个好说,最大的制约条件是书,你有什么办法改变书少的局面。”
“不可说,不可说,说了就不灵验了,您老相信我,有一天会让您老看到的,看着他们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我想想都高兴。”
胡瑗说道“这种大事你别胡来,最好是和有身份的人商量一下。”
陆子非笑道“怎么在我面前说话您还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这件事皇上是知道的,那时候研究成功还不是很成功,现在就等一个完美的时机就可以了。”
“先生,出来了,真的出来了,你快去看看。”沈括汗流浃背的说道。
“慢慢说,什么出来了,怎么热成这个样子了。”
沈括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暖房里的鸡蛋孵出小鸡了,您跟我去看看,已经出来好几个了,奶奶说和母鸡孵出来的一模一样。”
陆子非过去的时候房子里已经站着好多人了,大大小小的人都在等那一个个蛋壳突然破碎,薛凝抱着孙子说道“小非,这小鸡孵出来是和母鸡没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