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其实刺史与州牧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刺史算是监察御史,州牧就是军政一手抓。
但是随后刺史开始执行一些超越自身任务的事情,因为监察各方,自然会遇到不少不尽职不尽责的郡守县令,而郡守县令相对来说掌控的地方实权更大,刺史想要及时处理自然也需要相应的实力。
所以刺史的权力逐渐衍生,越来越大。
西汉王朝就曾在一段时间内将刺史改换成州牧,意为代替天子牧守一方。
而州牧权柄实在太大,自然容易被上位者猜忌,之后又重新改回了刺史。
但是到了如今,刺史和一开始的刺史已经有不小的区别了。
从制度上来说,将刘备越级提拔成太原太守,其实单单论资历来说不太够。
但如果不是觉得朝臣太烦,刘宏甚至还有让刘备当上并州刺史的想法。
只不过提拔成一郡太守。
特别还是太原这种一年工资两千石的大郡,就已经容易让人觉得刘备蒙恩。
如果直接让刘备成为一州刺史,反而容易让刘备被刻上太深的印记,这不利于刘宏的计划。
刘宏暂时还是想靠着刘备和卢植的关系,还有清白的出身,作为和士族世家的缓冲带的。
让他作为纽带去维持一种平衡,却又能够有所封赏,不会寒了自己人的心。
这才是刘宏看来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
而且从战绩上来看,这个出身边塞的汉室宗亲也是勇武难挡,放在并州去搞一搞匈奴或许更加合适。
所以刘备一提出想到并州去戍守边境。
刘宏就慷慨地手一挥给了个太原郡太守和护匈奴中郎将的高位。
而群臣没有啥反应。
世家也没感觉有什么利益冒犯。
其实原因很简单。
太原郡的治所晋阳虽然也是并州治所,但是其实并州相对来说比较安定富饶一些的是上党、河东两郡。
而太原郡的西面是西河郡。
北面是雁门郡和云中郡。
这三个郡有近半领土失守。
在太原郡的东面则是接壤幽州。
虽然各个方向都没有直接接触边界,但是按照匈奴内部近些年来的动向,极有可能再来骚扰边境。
而那几个本身就不算完整的郡县根本难以抵挡异族入侵。
那到时候,太原郡将直接成为前线战场。
本身在目前的世人眼中,并州地广人稀,物资贫瘠。
并不是一个发展的好地点,而且没有什么本土世家,大多都是普通百姓。
更甚的是,并州民风彪悍,百姓们各个家里都备好了武器。
当然,都不是制式的。
但是你见过半个人长的大镰刀吗?
他们用来割麦子的镰刀还需要兼具杀外敌的功效。
有时候要收麦子了,就得先准备好大镰刀、钉耙、大铁锤,如果来的异族多,那就战死算鸟,如果来的异族少,那就杀光他们。
这在并州,收麦子叫收麦子,杀异族人叫割麦子。
杀完来打劫入侵的异族,就卸下了简陋的布甲,用这些沾满了异族血液的农具,继续收割庄稼。
细思极恐
正是这种平安长大便是幸福,日子就是这么惊险刺激的并州边境百姓,把普通的日子过出了洒脱大气的感觉。
他们不会吝啬吃喝,有好吃好喝的,能吃吃能喝喝,有朋友来了就把家里的牛羊杀了宴客。
因为存着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太原郡的百姓其实还好一点,像云中、雁门、西河的百姓。
他们能多活一天是一天。
他们在等待。
等待地域辽阔的朝廷腾出手来夺回失去的那些土地。
可惜他们一直没有等到。
所以他们只能亲自去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自己的生活。
所以并州的民风彪悍,据说刁民遍地,那些想要捞油水刷政绩的世家子弟,没有几个愿意选择去并州任职的。
之前有个世家子弟担任一方县令的时候政绩不错,被调任到了定襄郡担任郡守,结果那个世家子弟直接辞官不做,回家休息几年再出来。
刘备这个傻小子自己愿意去并州,可没有人拦着。
而刘宏的操作也让群臣心知肚明,如果刘备能够做出一番政绩的话,并州刺史估计以后就会落到他身上。
可是
那有什么用呢?
刘备升了并州刺史,那更会被锁定在并州,因为他们可不觉得有人能够随意地选择地点担任刺史,那在之前可是没有过的事。
如果有人能够向皇帝讨要换个地方当刺史,他们也能服气。
当然,没人敢跟皇帝讨要换个地方当刺史,因为在几年后的未来,人家刘焉直接向皇帝讨要当了个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