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1632年,始皇历1852年冬,陕西。
此刻天地之间已经是银装素裹,所有的一切都被大自然粉刷成了纯白色。只是和去年相比,对于大部分陕西、山西和四川保宁府的人来说,是一个暖冬。
还不能够普及每家每户,但是陕西、山西和保宁府三个地方的百姓,可以凭着居民证低价购买一定的廉价棉布。这些布料是价格是正常布料的三成,其他七成属于政府拨款支付。
本来秦国的布料价格就不高,再降低到三成,就算是稍微苦一些的家庭,多少也可以买上一些制作一件新的棉衣。在加上政府也在积极为百姓义务搭炕,并且保宁府、山西省两地的贫困家庭还能够补助一部分的燃料,故而冬天的取暖不成问题。
国有农场、养殖场或许产出和百姓没多少关系,但是工资是实打实的,再加上如今工厂到处都在开,到处都要人做工,之前保宁府和山西两地的人,尤其是那些居住在山地的百姓,都选择进城务工,结果冬天回到家里,收入比耕地的还要高。
他们的收益自然也让其他人眼红,想来明年进城务工的人,会进一步提高。除非是那些老一辈,真正舍不得放下土地的,否则心思活络的年轻人,就算抵挡得了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之后也会选择放弃土地吧?
所有土地只要是空的,政府都会想办法回收,给出的回收价很高,百姓不吃亏。这些土地不会再出售,按照张弘斌的意思采用承包制,在自愿的情况下承包给百姓耕种或者做为其他用途,同时每年收取一定的承包费用,而这个所谓的费用,几乎就相当于以前的地租了,不同的是这个费用比地租要低得多。
百姓有钱,年末买年货的时候就变得豪爽起来。都说百姓吝啬,实际上那还是被生活逼出来的。手中余钱多了,自然要不会再吝惜那么点钱财。于是,商人们高兴了,自己的货物出售的量居然是去年的一倍以上,也就是说,利润是去年的一倍。
有识之士,或许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藏富于民’,低廉的农税会让农业税收下降,但同时会让商业税收翻倍提升。在大秦,商业的税收很合理,不高不低,由于今年商业交易额的提高,商税也提高了一倍,去年上交上来的商会若是只能用可观来形容,今年的商税就是丰厚来形容了。
在年末总结的时候,经过核实,陕西一地的税收,就相当于大明两省之地的税收,而且这个数字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税收之中商税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在大明商税却仅仅占据了很少的一个份额。
“老祖宗们都看重土地,历朝历代着重的征收对象也是农税……如今看来却是苦了天下的老百姓。”徐光启第一次列席年终总结会议,看到了别人的汇报之后,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徐老你这就说错了,根据可查的史料,有宋一朝就以商税为重点,故而国土面积不如大明,但商税却是大明的三倍有余。甚至到了南宋,仅长江以南那么点地盘,国库收入依然比如今的大明要多得多。”李定国难得提醒了一句。
身为最高军事指挥官,年纪不是问题,他的身份有资格参加这样的会议。
“先不说大宋,你以为大明那些精英就不知道商贸来税快?其他不说,海贸就是一个大头,一年海贸赚取的钱就是全国商贸的三倍有余,若是产生税赋那也是天文数字。只是大明禁海,其实也就是让国家根本没有任何借口征收一分钱的海贸税,其他商业的税收,总是搬出这样那样的理由不许提税,其实谁不知道东林党的背后站着的,就是江浙一带的海商和商人世家?”何陵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好了,这就别讨论了,讨论了也没用。一则崇祯控制不了东林党,二则他也没办法改变大明如今的收税模式。如果他真的打算强硬更改,或许到时候被更改的就不是税收模式,而是他这个皇帝本人了。你们也不想想,朱常洛是怎么死的,朱由校是怎么死的?死于自然,可能吗?!”张弘斌做出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