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最强长子 > 第164章 李言全听到了

第164章 李言全听到了(1 / 2)

贞观五年,一月,长安的天空飘着零星的雪花,气温也降到了零下。

寒冷的温度未能阻止长安百姓的日常活动,饭馆茶肆一如即让的开着,城郊那些个生产作坊也一直持续着生产工作。

正是得益于轻工业的发展,长安百姓的衣和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即便是这飘着雪花的天气也掩藏不了长安的盛世面貌。

只不过,这一切光景的奠基者李言,却是昏睡至今,未曾苏醒。

时间距离李言昏睡过去,已然过去了近五个月,时节从深秋来到了冬末。

虽然李言还没死,但长久的昏睡使得长安城中几乎所有人都不认为李言有苏醒的可能,不少百姓甚至在中元节祭祖之时都顺带为李言送去了些许纸钱,以表心中哀思。

或许李言是当世唯一一个人还活着,便收到了纸钱的人吧。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对李言抱有这种沉重哀思的。

就比如那些个饱受天工坊限购令折磨的门阀大族,他们早就看李言不爽了!

若非天工坊对他们有限购令,他们早就可以大量采购机械,垄断天下八成以上的轻工业生产,而不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利益被那大量毫无背景的商人瓜分。

李言提出的限购令,是强制把财富放到了民间,此举收到门阀大族的敌视是必然的结果。

正因如此,在李言昏迷刚刚一两个月之时,他们就联合对天工坊进行了施压,企图压迫秦国公府解除李言的限购令。

反正秦国公府现在自身难保,他们有理由相信,在李言倒了的情况下,秦国公府绝对顶不住压力,肯定会乖乖就范。

只可惜,这李言倒下了,但秦国公府又有人站出来了!

王筱溪做为资深学霸,掌握了远超时代的知识,甚至还得到了李言留下的图纸与重工业发展计划书。

她相当硬气的以秦国公府的名义发声:“接触限购令?绝对不可能!”

按照王筱溪的想法,她将秉承李言的遗志,认真践行李言留下的计划,三年内,彻底完善大唐的重工业设施,一举实现工业化全领域覆盖,深化轻重工业作坊改革,建立严格的企业制度……

若是李言昏睡有知,他一定会感叹一句:“学神不愧是学神!”

王筱溪竟然看懂了那份几乎草稿般的计划书,并且重新按照李言的思路草拟了一边,连企业制度都替李言整理了出来。

只可惜,王筱溪毕竟只是一介女流,那些涉及到朝廷规章的事情,她给不了自己的意见。

她只能一步步的来,先规范好这些既有的轻工业作坊再说,这个重工业三年计划还得一步步的执行。

王筱溪强势发声,以秦国公府的名义稳住了李言名下的所有产业。

因此,在这将近五个月的时间里,乱象并不是特别严重,一切的发展还算是井井有条。

然而,利益这种东西,总是能牵动人心,尤其是这种李言昏睡,没有重量级人物镇场子的情况。

朝堂上那群官员对秦国公府行为的弹劾是从未停止,很多人都希望能通过皇帝之手解除李言为他们背后势力野蛮生长带来的限制。

但李世民又不傻,他这一段时间对李言的《大唐资本论》有了尚可的领悟,看得懂当今大唐天下的全新格局。

外患基本消除,大唐之外基本没有国家的国力能比得过大唐,唐军的战力也堪称举世无双。

李世民真正要注意的其实就是大唐内部的那些世家大族,也就是如今的资本势力。

大唐想要稳固,那摆明了就是皇权和资本之间的博弈,这早就不是武力方面的较量了。

因此,李世民驳回了所有针对秦国公府的弹劾,毕竟李言在朝中又不是孤立无援,程咬金、葛大海等人都是李言在朝中的臂助。

这政治手段走不通,资本手段又玩不过秦国公府,所以那些个渴望利益者只能把目光给放到了人情世故之上。

要知道,李言倒了之后,秦国公府真正掌权的其实就是李言的那三个女人。

这三个女人的背后可还有着长孙氏、崔氏和王氏。

想到了这边,那群人的思维也就活络了起来。

一个个世家门阀依次造访三家,不断对三家掌权者进行游说,说明秦国公府代表的利益,希望三家能出面影响一下各自嫁出去的女儿。

最新小说: 我是刘协,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草根皇帝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