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做了一桌菜,杨振兴只在最后过去露了次面聊了几句,就没有在继续打扰。
虽说目的是作为施修远节目的主持人之一,帮着招待对方在广电的同学,好在审核节目的时候能多开一些后门。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是施修远同学之间的聚会,他一个外人不好多掺和。
只要自己的心意到了就好,没必要搞的那么热情。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跟施修远的那些同班同学都认识了一下,也留下了冯鹏和赵宇泽等少数几个人的电话。
他们对文泉春的饭店吃的很满意,打算以后有宴请的时候,留个电话方便提前订桌。
虽然只是简单的打了一声招呼,但杨振兴依然对名牌大学有了更多的认识。
施修远的同班同学里面,除了他自己在电视台工作,另外还有几位同学一样在电视台当编剧或者从事电视节目制作工作。
上到央视下到地方台县台,而且还有不少在其他省份省台市台工作的。
在场剩下的那几位,有在报纸杂志工作的、有在剧院剧团工作的,甚至还有一位进了文化宣传部门,一点也不比在广电工作差。
只是一个班的关系网,就如此恐怖,同校毕业的学长学姐,还有正在读书的学弟学妹,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未来或者是现在在什么位置上。
回头有个事情需要找关系,凭着学校的人脉网络就可以轻松办成。
哪怕过程不是那么轻松,也至少能有个可以找上人家、也愿意见他们的理由。
外面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托人办事,忙了半天可能连人都见不到。
能见到那些拜托帮忙的对象,已经是十分不容易的了。
之前杨振兴一直不清楚两个发小何尚超和李国庆去去清华读书的好处。
只是认为他们进入了全国最顶尖的那几所名校之一,学到的知识,还有毕业证上的学校落款要比其他大学更有含金量。
但是现在他清楚,这些只是最简单最表面的东西。
真正恐怖的还要说他们进入学校以后所获得的的关系。
就好像古代的同窗一样,进入了名校,就等于在身上烙上了烙印,就可以享受到学校几十上百年以来经营下来的关系网。
为什么那么多官员家庭或者富商家庭,都费心费力的要孩子去读好大学?
不光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其实最看重的就是这所谓的关系网,以后毕业走出社会,办什么事情都能找到人,会比其他人变得更加轻松容易。
这次聚会以后,施修远又在京城留了两天,然后他们的节目很快就审核通过。
离京赶回鲁省之前,施修远专门又跟杨振兴见了一面。
看着神色不错的施修远,杨振兴问道:“施导演,看来这次很顺利啊?节目通过审查了?”
施修远哈哈一笑,说道:“广电这边儿其实只是检查内容上的问题,不出现违规的言语或者画面,其实通过很容易。”
接着他又叮嘱了杨振兴几句。
“我那位同学冯鹏,家里头关系不小,以后他要是来杨老师店里吃饭,还请多关照关照,不会有坏处。”